欢迎回来!咨询热线:400-900-1256

注册 前往学习中心 前往在线课堂

MBA教育含金量终由人才市场来决定

MBA资讯 2018-03-23 14:25:54 热度 415 来源:网络

  MBA是迈向管理层的阶梯,但并不是说,MBA是谁都可以去报读的。随着国内开设MBA院校的增多、入学者门槛的降低,MBA学子的“精英”光环正在逐渐褪去。

  MBA通常分为三类,即针对任职公司高管的课程,毕业后为高阶工商管理硕士(EMBA);供现职管理者或大学毕业生的课程,此为工商管理硕士的原型;供现职从业或具备两年以上工作经验者的课程,毕业后为特设工商管理硕士(SMBA)。入学前,总有人被所谓的MBA“高回报”蒙住了眼睛。

  ****个“不适合”的是年龄较小、工作经验不足以学习MBA的考生。“这体现在社会地位上,有些人是老板,有些人是小职员,后者盲目地认为学MBA好,可能连学费都要家里人掏。”

  第二种“不适合”人群,所指的是刚刚工作的普通员工,在时间上都难以支配,经常因出差旷课。

  第三个“不适合”则有一定迷惑性,他们是企业的老板、高层,看似与MBA招生定位最吻合。但由于高校的教学规划不明、宣传含糊,导致考生所知的招生信息不对称。“他们进来后发现北大、长江商学院的EMBA才是自己心目中的MBA。他们一般不上课,写作业由秘书代劳。”

  第四个“不适合”。有些人成天以交流的名义组织活动,而有些人刚工作囊中羞涩出不起份子钱,想扩充人脉的目的自然没有那么顺畅。

  诚然,MBA教育不能舍本逐末,开成“附加值”的名利场。尽管读MBA的回报已不如当年,MBA教育中也存在师资不足等问题,但是近年来选择在职攻读MBA已成为一种趋势,开设MBA的院校也如雨后春笋。

  根据逆向选择的理论,愿意花2年时间攻读全职MBA者,本身也许意味着其希望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;愿意花3年时间攻读在职MBA者,很可能表明其当前自身工作较好。各式各样的情况将给MBA的定位带来前所未有的复杂性。

  最终,各学校MBA的含金量会在人才市场上充分体现。如果MBA提供优质的学生,市场会给予相应的价码来吸引人才;如果MBA办学质量一般,相应的市场价码必然不高。当市场饱和后,质量低下的MBA院校就会因丧失生源而无法开办。因此,最终决定MBA含金量的将是市场。这就要求高校赋予MBA新的价值,以保持它原来的含金量,而未来提高品质的路要如何走,这才是当前最需要思考的。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均来自网络,意在提供MBA资讯分享。如有问题,请随时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