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回来!咨询热线:400-900-1256

注册 前往学习中心 前往在线课堂

考研大军已超过2百万,然而专家看来质量有待商榷.

MBA联考 2018-03-01 14:08:05 热度 511 来源:网络

随着学历教育的发展,越来越多的考生毕业后选择考研,然而专家称“质量跟不上规模,将产生灾难性后果”

考研人数20年来疯涨15倍,10年间翻了一番,考研人数已连续13年上百万。今年考研国家线昨日尘埃落定,但今年考研人数再次刷新记录达201万人,却引人担忧。多名专家表示,不断的扩招导致研究生的“质量”不达标,“后果或许很严重”。

 




考研连续12年超百万,今年超过2百万

我国研究生扩招始于1999年,在当年金融风暴的背景下,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,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措施。可这种做法治标不治本,虽然缓解了就业难题,却开启考研的“爆发模式”。

自1994年以来,研究生报名人数便逐年增加,且屡创新高。资料显示,全国考研人数****“破百”始于2005年。当年,由于就业形势严峻,报考研究生人数达117.2万人,考研“热”开始引人关注。在此之前,考研并非毕业生的主要选择。

2005年后至2017年的连续12年间,研究生报考人数皆超百万人,2017年全国报考研究生的人数高达201万,相比23年前的1994年(当年研究生报名人数仅11.4万人),竟疯狂增长约18倍!

与报名人数剧增相对应的,研究生招生规模也在扩大。2016年,我国研究生(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)的招生规模近60万人,而2003年研究生招生计划仅为26万人,2015年的招生规模是2003年的2.18倍。这意味着,我国研究生年度招生规模10年扩招一倍多。

 



但扩招并未让考研变易。在1996年—2001年期间考研最为困难。当时,共有约189万人报考研究生,仅有46.4万人能够考取,录取比例很低。而今考研竞争也依旧激烈,3人争1个名额。

出境读研也日趋流行

近年来,出境读研成为新潮流,据统计,2016年出国读研的人数增长29%。

美国、英国、澳大利亚、香港俨然成为本科毕业生们争抢的“香馍馍”。据了解,英国和香港的授课型研究生只需读一年,性价比非常高,优惠政策也很诱人。据悉,毕业后陆生可留港工作一年,英国允许毕业后申请工作签证。

问及为何选择出国读研,已拿到英国谢菲尔德大学offer的小陈表示“国内就业压力大,出国读研以增加就业筹码,也可趁年轻增长见识。”

专家剖析

研究生教育已变成越吹越大的“泡沫”

 



“大四不考研,天天像过年”。这是大学里广为流传的一句“老话”。究竟这股“考研热”从何而来?不断的扩招是否会给研究生培养带来负面影响?

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建军表示,提升就业竞争力是学生考研主因,国家对毕业生素质要求的提高,也是重要诱因。

山东中公考研关老师则认为,研究生教育已变成一个越吹越大的“泡沫”。虽从2005年开始,考研人数就屡创新高,但研究生的就业率却不断下降,2010年、2011年甚至出现了研究生就业率低于本科生的情况。

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、教育专家葛剑平认为,在研究生教学中,不少导师缺乏实战经验,导致了教学质量下降。“这些‘病症’若得不到解决,将产生灾难性后果”。

201万的浩荡大军,所怀目的各不相同

●逃避就业型

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的小吴上大学以来一直沉迷于网络游戏,成绩不佳。“太差的公司不愿意去,好的企业又不要我。只有考研这条路了。”



 



●提升筹码型

华农经管学院大二金融专业学生卢烨,从大一开始就决心考研。“家里父母都是研究生,”卢烨说,“就算****次考不上,我也会一直考下去。”现在的她,俨然已经开始为考研做准备了。

●圆梦名校型

“当初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考到广外来了。”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审计专业大二的小李一直很懊恼高考没考好,一进大学就开始一心准备考研。小李表示,为圆名校梦,牺牲再多也没关系。

●求换专业型

考研大军中,不少学生是对自己的本科专业不满意,希望借由考研这个平台让自己转到更加心仪的专业去。哪怕女生读研后还可能惨变“大龄剩女”也愿意。

●“打酱油”型

“我是打酱油的,考上了就算赚到了。”今年已是“二战”考研的广州大学小李说,还有一类人看见别人考研自己也要凑凑热闹,考上就赚到了,考不上也没什么损失。
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均来自网络,意在提供MBA资讯分享。如有问题,请随时联系删除。